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47期 《教研动态》(定稿)

2018年09月29日 12:10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JIAOYU  JIAOXUE  YANJIU  DONGTAI

Tren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视点聚焦

l  深化、内化、明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l  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视角

l  教育理念更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l  学会学习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l  医学院校教学理念转变及教改问题对策研究

它山之石

l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

l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拿出工匠精神

l  一流大学建设视角下本科教学问题的思考

l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6微”模式构建

l  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发展分析

可参阅文献目录                          

47

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编

 
                                         

                                               201710


 

 

 

 

 

 

 

 

 

 

 

 

 

 

 

 

 

 

 

 

 

 

 

 

 

 

 

视点聚焦: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内化、明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摸清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促进其转变,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某市27 所学校的2375 名教师的调查, 尝试描述教师教学观念的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探讨如何实现教师教学观念的“深化”“内化”和“明晰”,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进一步转变和自觉。

一、现状:观念的浅层变化、自我矛盾与表达模糊

教学观念可从教学本质观、教学方式观和教学价值观三个维度予以考察。课程改革依循建构主义观念,将传统教学观念中的视知识为定论,视学习为知识的输入,低估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将教学简单化,视教师为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注重学科和学习结果的认识,转变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倡导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重过程,关注人的认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教师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浅层变化,自我矛盾、观念模糊等现象普遍存在。

1.教师浅层观念已发生一定转变,深层观念仍比较传统。从认识的层次来看,教学方式观相对而言比较浅层,而教学本质观相对而言更为深层。调查显示,浅层教学观念更符合课程改革的要求,越深层的观念越偏向传统,一些教师在教学方式观上接受了课程改革的理念,还有很多教师仍然拘于班级授课的形式,难以树立因材施教等建构主义观念。

2.多数教师观念还存在自我矛盾的现象,观念内化不足。现实中新旧观念并存,教师往往无意识地接受了自上而下的宣传和倡导的观念,这些新旧观念的矛盾体现在教师个体的观念中。外显的观念到行为需要经过教师观念的内化过程,而教师个体缺乏观念的融合和内化,便会出现自我矛盾的现象。

3.很多教师教学观念模糊,尚未形成清晰的自我化的观念。

二、深化:以研训带动重点领域和群体观念突破

深化改革阶段,教学观念首先要在重点观念领域和重点群体中实现突破。调查揭示,教师教学观念认知不足的领域集中在教学本质观上,教学价值观的部分观点以及教学方式观的个别观点也较为陈旧,这些是观念转变的重点领域。而这些问题也是课程改革理念解读中未深入理清的问题,特别是知识的作用、教学步骤、因材施教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整合和解释。教研部门和研究者需整合目前零散的、碎片化的对教学的观点,对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予以深层清理和解读,以给予教师更清晰、更多元的观点,增加认知冲突,引发教师的思考和讨论。对于一些观念,要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促进教师形成对教学观念的整体认知。要加大建构主义理念宣传和研训的力度,提升教师的理论认知和理论水平。

三、内化:以行动研究带动观念理性化

教师的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所支持的理论”(espoused1theories), 易受外界影响而产生变化,但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影响不易产生变化。课程改革经过大量的政策宣传,教师“所支持的理论”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所采用的理论”仍固守传统,二者的冲突就是调查所显示的多数教师观念矛盾的原因。课程改革的深化要求教师教学观念内化,即在“所采用的理论”上实现转变。我国的教学传统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这与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建构主义观念相对立,但政策和舆论并未忽视对知识本位“双基”教育的强调。外部新旧观念并行的现实在个体教师内部产生了观念矛盾,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教师认可“双基”的重要性,但同时赞同建构主义的小班化、小组学习等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翻转课堂、E-learning等各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出现频繁,课堂表现形式发生变化,但课堂的“表面繁荣”难以掩盖其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本质。

在自上而下的课程改革背景下,依靠外部力量的推动实现观念的内化是必要手段。提升教研理性化水平、实现传统教研的“升级”是促进观念由表面化转向深层化的重要途径。传统教研的特点是以教研员的个人经验传授为主,注重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研讨,极大地促成了教师教学方式观的更新,但对于改变教师“所采用的理论”影响不足,而行动研究是教研理性化的重要方式、是促进教师观念内化的有效手段。行动研究的逻辑是强调借鉴大量前人成果,加之自身的逻辑加工,探讨问题“是什么”、“为什么”,重在描述和解释,最后导向“怎么办”。其在传统教研个人经验的传递基础上增加了分析和建构的内容。由面对问题直接调整教学策略的思维,转变为思考现象、揭示问题,自主产生适合当时情景的观念和解决办法的思维。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行动研究中经过自我加工,增加了内化的过程,经过科学的思维过程产生了个人的新知识,指向观念改进,实现了观念的理性化和内化。

行动研究的实施要针对工作中的问题,从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和冲突出发,利用科学和理性的思维,挖掘和解释现存问题。行动研究在内容上要特别关注学生。在观念的内化过程中,对学生的深度理解是必要的,加强学情分析是教研理性化的必由之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掌握,行动研究要触及学生,由分析教材、教法转向关注学生差异、贴近学生,依据学情进行教学设计。另外,教师囿于大班额的现状,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的观念难以建立,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视野不足。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研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要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观念进一步分解,解析概括化的理论,将学生差异、全球视野、家国情怀等宏观认识可操作化引导教师将抽象理念转化为日常教学的小策略,缩短教师从“所支持的理论”向“所采用的理论”转变的路径,促进其观念转变。

四、明晰:以表达个性化促进观念独立性

在教师的观念表达上,一类是随笔性的、碎片化的、个人特点鲜明的表达,一类是系统性的、理性化更强的表达。无论是哪一类表达,都是观念的自觉和独立,都值得鼓励。这些表达都来自于教师独立的观念和思考,一是个人经验的反思,二是他人思想的吸纳。在个人经验的反思上,留给教师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往往不足,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行政者调整管理方式,减少形式上教学反思的检查,以更加弹性的形式鼓励教师思考。同时,教师的独立思考能力缺乏也是一个主要问题,他们接触到的他人的教学思想相对单一,这种一元的大一统的单一权威导致教师视野狭窄,没有多元观念引发冲突和思考,自我观念的形成比较困难。在研训中,要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理论和观点,增进教师选择、比较、思考的基础。系统化的表达对教师的理论基础要求比较高,要着眼于提升教师的学术素养,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训练,促进教师学习吸纳前人观点的方法,归纳和提升自身经验的方式,引用他人观点的具体操作性方法,进而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摘自《教育发展研究》2017年第04/赵茜等


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视角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翻转课堂、在线课程、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正快速崛起,冲击着原有教学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原有教育面貌。“互联网+教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学校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而高等学校教育中承载人才培养职能的核心载体就是“课程”。未来的“互联网+教育内容”将重在探索“以课程设计为核心,集成整合各类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教育资源的网络超市,为社会提供多层次、高品质的公共教育服务”。目前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多为学校、课堂层面,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而从课程层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又较为缺乏。因此,本研究从课程角度切入,探索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扩大教育服务的有效供给,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呼唤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

“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在线化,而是代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互联网+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思维激发高等教育的活力,并将其作为一种创新要素,深度融合到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互联网+教育”不断呼唤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迫切需要从实践层面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路。利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要以重构现有课程模式为切入点,以再造教学流程为落脚点,以创新组织管理为条件保障。

1.互联网思维及其特征

互联网思维是互联网时代融合实践的一种全新思维模式。它的主要特征包括:跨界融合、平台开放、用户至上、免费为王、体验为核、大数据应用。互联网思维是基于海量数据和丰富资源的立体网状思维,其特点是追求快速迭代、颠覆创新。所以,“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

2.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

“互联网+教育”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所带来的新发展态势,如何在新的状态下发展教育教学、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各阶层理应思考的问题。课程是承载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容载体,高校应依托课程,系统规划如何创新教学实践,利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我国高校教学发展变革,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

目前,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表现为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组织管理等方面。纵观已有研究发现,尽管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育教学的研究在不断丰富,但仍存在认识不清晰、实践打折扣、成果不深入等问题,而高校课程管理方面也普遍存在教师缺乏课程管理权利、学生选课自由受制约、考勤考试制度僵化、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另外,多数研究是从不同理论角度、不同层面进行理论演绎或经验总结,且大多为学校层面、课堂层面。可见,现阶段关于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的实践较少,真正成熟的实践模式尚未形成;而从课程视角出发,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的则更为缺乏。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课程模式重构

现今,互联网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手段,更代表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它既可作为提供云、网、端一体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实时协同的通讯网络、数据和信息资源、虚实融合的生成空间等,也可作为创新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的要素,为重构课程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课程目标是整个课程编制的逻辑起点。“它规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课程实施提供基本依据,是课程评价的主要准则”。另外,课程目标要以“互联网+”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为依据,并体现学科特点。

2.课程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它是以课程目标为直接依据选定的,其设置合理性程度,也制约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它影响着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与学活动方式。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的选择等,都必须考虑课程内容的性质及要求。课程内容也是课程评价的依据,它规定了评价的基本范围和目标达成度。另外,课程内容需结合“互联网+”时代教学对象的特点,进行重新组织、设计、开发。

3.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序列化的实践过程,是取得课程效果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联结课程目标与课程评价的纽带。课程实施需要以明确的课程目标为依据,也需要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复杂性以及是否符合实际对象的需要等。课程实施伴随着过程性评价,实施结果与效果也是课程评价的对象。另外,课程实施需结合互联网提供的平台、工具和资源开展教与学活动、动态调整课程资源与服务等。

4.课程评价是对课程整个过程和产物的监控和评价。“它用于检查课程实施效果、目标达成情况等,为调整课程目标提供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的课程实施提供改进建议。课程评价也需以课程内容作为评价范围”。另外,可利用平台自动跟踪记录学习者日常学习路径,收集行为过程数据,精准评价课程学习情况,为课程改进提供有效指导。

5.互联网是整个课程的创新要素,它发挥自身的功能特色。课程融合用户思维,顺应“互联网+”时代和学习者学习需求,关注不同层次学习者的期望,为重构课程目标提供清晰思路;融合跨界思维,帮助寻找专业与人文、理性与感性、传统与创新的交叉点,为重塑课程内容提供明确的方向;融合平台思维,提供先进的基础设施(包括平台、云端、客户端等),为课程实施提供便捷的条件;融合数据思维,聚集各种数据与信息,为课程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融合体验思维,联结各种社会网络关系,形成虚实融合的育人空间,实现整个课程的互动调适和动态生成。

四、基于网思维的组织管理创新

1.转变课程管理观念,创设灵活的课程管理制度。

2.灵活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允许教师调整教学计划,利用互联网进行远程授课,也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利用开放教育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

3.弹性实施教学安排。允许教师利用在线课程将课堂完全放于互联网上开展,也允许教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

4.建立教学评价激励机制。出台教与学的管理、激励等制度,鼓励教师开设课,对首次开课工作量给予对应传统课程数倍的认定,破解课程总量及选修课开设不足等问题。制定教学质量认定标准,改变课程检查和评价方式,解决课程规范化与需求的矛盾。

5.制定学分认定和效果评价办法。建立学分互换互认制度,探索建设高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联盟,积极推进师资、课程的共享与学分互认。

 

摘自《中国电化教育》201710/谢幼如等

教育理念更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最近几年,我国主要按照全球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对医学生进行教育与培养,主要有职业价值职业素质以及临床实践、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由于我国医学模式改革步伐的加快,医学科学的持续发展以及卫生区域的不断改变,高等医学教育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改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理念,以此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医学人才。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育理念的转变与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需要通过新型的教学方法与临床医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情况充分体现。高校教学方法的创新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对学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临床模拟以及真实教育充分体现。坚持的理念主要有早期的临床接触、社会接触以及科研接触;课程有早期素质教育、诊断技能以及临床基本技能与综合技能等课程,其中,诊断学教学对诊断技能课程模块就具有重要影响。新型教学理念的出现,符合时代发展的具体需求,但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严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教学理念方面。由传统的传授知识改变为人才的培养,由培养专才改变为培养通才,主要中心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在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部的教学活动都仅仅围绕教师怎么教学,怎么更好的教学。对学生的具体需求、学习方法等没有充分的重视。新型教育理念的出现,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师主要是教学的主导,根据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对学生获取指导的不同能力充分培养。

3)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符合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的教学,还应该对相关生物医学模式的改变给予充分重视,强化循证医学理念的建立以及伦理法律意识,使学生从重视病例,逐步转变为重视患者,进而实现由治病救人转变为在整体上确保人的健康。

4)在授课方式方面。传统的授课方式都是黑板、粉笔以及模型等,但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促使学生与教师的知识面更广阔,教师与学生间的联系更紧密,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5)在教材使用方面。由传统的规划教材,改变为选择立体化的教材。应用立体化教材不仅采用规划教材,也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配套教材,使其知识面有效拓宽,促使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明显提高。

6)在教学方法方面。强调教学与学生间的互动,可以选择启发式、协助式等教学方法。注重课程和课外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促使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充分提高。

7)模拟与真实教育的有效结合。在临床教学中,模拟教育较为常见,其主要对学生的临床操作能力与训练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还可以使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对学生由理论到具体应用的过渡具有促进作用。医学模拟教育是临床教学方式的重要改革,但模拟教学不能代替床边教学,模拟教育与真实教育不具有一致性,所以,模拟教育必须结合于真实教育,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8)继续医学教育方面。继续医学教育是由一次性学校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主要是指一生中接受的不同培养的综合,终身教育不仅有正规性教育,也有非正规性教育,不仅有学校教育,同时也有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中已成为重要的指导方针。

二、更新后的教育理念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诊断学是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的纽带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有理论授课、问诊技巧训练等,通过上述教育理念的更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不同教学环节中予以深入探究:

1)理论授课的应用。应该强化集体备课的作用,集体备课观念的更新主要是由传统的讲授知识改变为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需要对临床基本理论知识充分掌握,还应该强化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备课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充分掌握,对教学内容充分分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合,知识的充足选取案例与问题的设计,对授课流程以及课堂管理充分掌握。在教师全面的准备上,教师通过教室集体备课的方式,达到能力培养的目标,授课过程中教师禁止背课、读课的传授方式,需要采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促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2)问诊技巧训练的应用。在理论授课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薄弱环节的重视,同时,根据医学模式促使观念充分转变,对沟通技巧的内涵有效说明,使换位思考的理念有效提出。阐述人文关怀的意义,掌握在患者面前的沟通技巧。将优质问诊的基本要素充分介绍,包括静听、评价、询问、观察以及理解五个方面。

3)体格检查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重点培养,并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有效培养。可以通过理论授课以及播放多媒体等方式实施,通过临床技能中心的模型实施训练或者床旁示范等,对分段考核与期末考试进行有效设计,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4)实验课中的应用。不仅需要对传统的理论授课充分的重视,还需要加强对更新方法与内容的重视,合理的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组织学生对临床实验室进行参观,使学生对先进与实用的检验方法充分了解。

5)教学病例的分析。选择简单且较典型的病例进一步分析,对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训练,对异常体征充分掌握,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判定与分析。

6)书写病历。不仅需要对病历格式与内容充分重视,还需要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对与伦理与法律有关的内容适当介绍,促使学生初步形成病历书写的法律意识。

7)考核方式的应用。考核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分段考核,另一方面为全身体检考核,使学生可以对体检技能充分掌握。

三、总结

为了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医学人才,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对常用教学方法充分掌握,还应该拓宽知识结构,对医学教育理论知识充分学习,促使其教学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对教育理念更新的学习与掌握,采用引导式以及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在诊断学教学中更好的应用,在不同教学环节中,应该根据新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符合新时期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摘自《当代医学》201711/李波等

 

 

学会学习需要转变教学观念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自主发展重点在于学生能够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

活,认识和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潜力。要想成为合格的未来公民,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活出精彩的人生,自主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品质。

既然是有效管理学习和生活,那么学会学习就是学生对学习情况的掌控。包括学习意识的形成、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进程的评估等等属于学习控制的综合表现。

有的学者认为,学会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来定义。第一层次是狭义的学会学习,是指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第二层次是指学生在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下,自主、自觉地调控学习情绪,学习策略和方法。第三层次是广义的,是指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下,积极主动自由地学习,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支配学习的时间,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可以说这三个层次的学会学习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和重要途径。

重视学生的生命个体,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智慧,在充分舒展自由的氛围下,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内驱力,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在充分思考和探究的前提下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真正具备学会学习的素养,才能让学生体会学习的趣味。

学会学习在核心素养中又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要想让学生具备学会学习方面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首先从以下几方面转变观念。

第一,课堂主体的改变——学生主体。从课程改革之初我们就一直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核心素养的提出与之前的课改理念并不冲突,依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教学目的的改变——为终身发展服务。学会学习意味着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需要教师在课堂阵地上将教学的目的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够应用于不同时空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第三,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从国外对学习的研究来看,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地位不言自明。要想让学生学会学习,既要在学生的认知方式上下功夫,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教育和外在习惯强化。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的成败归因,给予正面强化,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第四,教学方式的改变——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是基础,对学生学习潜力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十分必要。学会学习讲究发展个性,发挥自己的潜能,让学生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

第五,评价方式的改变——多元评价。课堂上,教师要常常给出学生适时的点评,也会让其他同学互评,关注学生及时的课堂表现。另外,学会学习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形成的指导和干预。

第六,师生关系的改变——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会学习呼唤良好的师生

关系。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更有助于学生学习意识的积极形成,同时也构成了更健康活跃的课堂教育生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催化剂,改变被动的知识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开始。

在课堂上落实学会学习这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乐学善学和勤于反思的学习品质可以说是重要抓手。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积极的学习态度,到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良好的学习习惯到适当的学习方法;从终身学习的意识到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不是某一阶段的教师或是某一学科的教师就可以完成的教育使命,它需要所有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科教师都将这一理念融入自己的教育行为,深深影响教室里的每一个孩子。

                                    

《四川教育》2017Z2/陈敬

 

 

 

 

 

 

 

 

医学院校教学理念转变及教改问题对策研究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对医学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均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教学理念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在教学理念方面,首先从培养单学科、单一型人才向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方面转变;其次从培养专科医师向培养全科医师方面转变;最后从注重知识的理论人才的培养向注重能力的应用人才培养方面转变。另外,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逐步代替了以“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CBL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代替了传统的单纯课堂教学方法,医学教育结合人文教育的综合教学方法代替了单纯的医学教学方法。通过对医学院校开展教学理念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调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对策,将会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今后发展方向的研究提供较为明确的思路和参考。

一、教育理念及教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1.对教学质量标准理解不够深刻,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医学院校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为各医疗卫生机构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毕业生的专业素质是衡量医学院校培养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若课堂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忽略了知识传播这一培养目标,便容易造成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现象的出现。,在医学院校采用PBL、CBL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必须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者”的地位及医学生“参与者”的地位不能发生改变,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及医学生的参与,达到知识传承的目的。

2.跨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仍需进一步开展

首先,大部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科研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对国家相关政策的理解和研究还停留在表面,所申报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极少能够紧扣主题,不能及时与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有效融合;其次,所申报的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系统性较差,大多以单门课程的教学法、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研究为目的,缺乏针对某个学科教育教学方法开展的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最后,课题组成员梯队存在较大缺陷,研究内容无方向性优势,部分构思较好的教育教学科研项目缺乏积极有效的指引,不能及时整合优势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研究;此外,为应对职称晋升而由讲师为主申报的“短、平、快”性质的课题不在少数,且部分课题存在低水平重复研究的现象,课题总体完成率难以保障。

3.人文教育仍需进一步加强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单薄,人文学科与医学学科分离的问题还是普遍存在,许多医学人文课堂讲授内容对医学生今后的发展起不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还是较差,尤其是在处理医患矛盾方面,更是缺乏经验,因此,在今后的医学人文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将是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

4.评议结果存在一定误差,对教学督导作用较为有限

5.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对健康理念的认识需进一步加强

临床带教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对健康的理念还一直停留在没有疾病发生的较为原始阶段,尚未形成全新的健康理念,因此导致培养的毕业生在从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病人的诊治仅仅局限于对症治疗,不仅忽视了标本兼治,更未养成对待患者及疾病的整体观念。

二、院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意见和建议

1.PBL、CBL等教学方法进行准确定位,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不足之处

在某些需要掌握系统理论知识的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则更加需要强调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以使医学生能够掌握牢固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最终教学目的,适当采用PBL、CBL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使其成为传统课堂讲授教学方法的有力补充。而在某些临床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教学目的等情况,有选择的采用PBL、CBL等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使医学生能够通过病例讨论、个案分析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使学生在获得医学知识的同时,其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2.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大规模课程整合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更加合理有效的课程整合教学方式,使医学生的学习理念及胜任能力均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进而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更加完备的医学观和医学教育观。而教学理念的转变,不应仅仅局限在对某一专业进行课程整合上,更应结合不同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在各院系部门内部和院系部门间进行有关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使得医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能够对相关专业的知识有所涉略,达到多元化发展的目的。

3.积极开展人文教育课程,继续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针对我国医学院校教学水平发展现状,对现有医学人文教育改革重新进行设计,有效整合现有人文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医学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问题,使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能够渗透到医学生培养全过程,这对医学院校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4.建立切实可行的课堂评价指标及体系,使评价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在今后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教师进行课堂评价将是必然趋势。其次,课堂评价是高度的专家行为,不仅需要评价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更需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因此,建立学校督导评价、院系部同行评价及学生评价三级评价相结合新型课堂评价体系也是今后医学院校进行课堂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最后,对医学院校教师课堂评价应是随机的、多次的,应该综合多次随机课堂评价结果,才能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及水平进行最终评价。

5.强调健康概念的重要性,真正将疾病预防的理念引入培养过程

将疾病预防的理念引入医学生的培养过程,更是对当前医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一方面,不仅把人的日常行为与健康、疾病加以联系,强调人的行为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健康状况,甚至可以影响某些疾病的治疗、康复和预防;另一方面,把人的日常行为与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在疾病的诊治过程中,更加强调将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治疗的积极意义。今后医学院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不仅要适应时代的潮流,更要建立以行为健康为中心的疾病预防理念,使医学生在对疾病进行诊疗的同时,

更加注重疾病的预防,在今后的医疗活动中,积极引导患者通过调节行为模式,达到对疾病预防的目的,真正建立“行为决定健康”的新型医学理念。

三、结语

积极参考及借鉴国内外新医学院校教学理念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成果,牢固把握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根据学校自身特色,开展相关教学理念转变及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对于医学院校今后能够适应时代发展和对医学院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培养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摘自《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02/杨晨等

 

它山之石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

加拿大许美德教授认为大学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西方学习自由、大学自治的模式,另一种是中国科举制度影响下的为国家服务的模式。在当今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各国都把大学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阵地。因此,世界各国大学的价值观总体上正在日益趋同。与此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大学还承担着人类共同命运体可持续发展的使命。伯顿·克拉克在1983年提出了协调高等教育系统的三大势力,编制了一个三角形模型,三个角分别是国家权力、学术权威、市场。这三种势力的张力在各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不同类型的大学中也是有很大差异。协调高等教育系统除了这三种势力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势力,这就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教育的价值观无论是服务于国家,还是个人的发展,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人。所以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但是在人的发展要求上,在具体的培养目标上,东西方文化确有很大的不同。东方文化把人的发展放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培养人的品德,是一种伦理文化。西方文化重视人的个体的发展,是一种个体文化。这种不同,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的价值观。中国的大学,很难说是继承了中国科举制度的价值观,但中国的高考制度确实受到中国科举制度选拔人才的影响,因而人们在观念上、心理上确有科举制度的阴影。在大学的治理上和培养目标上,政府权力的张力确实大于学术权威和市场的张力。这也许是许美德所认为的与西方大学模式不同之处。

许美德教授把大学的模式追溯到大学发展的源头上,分析了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导致大学发展的模式不同,大学的价值观不同。这就提醒我们,在研究和规划大学的发展时,不能忽视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的张力。今天我国建设一流大学也不能忽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要认真继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紧跟时代的步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流大学。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703/顾明远

 

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需拿出工匠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赋予新的使命,我们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诚继承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必须肩负历史责任。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建设新时期宏伟工程、打造精神世界“大国重器”的实践中,更应该发挥工匠精神,精雕细琢,追求卓越,成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蕴含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严谨求真、敬业守信、不畏困难、勇于挑战、敢于担当、超越自我、推陈出新等源远流长的人文精神,本身就是非常珍贵的精神财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历史上有众多令人景仰、为人熟知的能工巧匠,当代也涌现出更多或经天纬地,或默默无闻的时代大国工匠。他们身上也凝聚着中国智慧,弘扬着中国精神,传播着中国价值。教育工作者既要研究文化的内容,也要研究传播的方式。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动态和发展的,在推动文明进程的过程中也在实现自身的涅槃。工匠精神之所以伟大,在于它不停留于成,不满足于有,不止步于强,而是一直在向着一个终极目标不断地创造创新。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园地。要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优秀的世界文化相借鉴、与互联网文化有效的接轨融合。

要通过创造性地设计开展诵读工程等文化精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语言习惯、话语体系、思维方式,直至价值判断,让他们从被动知道到主动运用,从自觉内化引以为荣,真正从血液里渗透中华民族独有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真正实现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710/张树辉

 

一流大学建设视角下本科教学问题的思考

一、教师必须承担两种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学术研究者,系统地研究所教授的领域,然后是一个教育者,系统地掌握教育的方法,两者有机结合,才算得上合格的大学教师。这种源流合一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与教师的科研内容相一致,而不是教师教的是一套,科研又是另一套,大学不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是为了教学而科研。第二,科研成果服务于教学,教师们应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及时地转化为教学质量,让学生接触学科前沿,掌握最新方法,获得创新思维。总的来说,要实现一流本科教育,就必须从体制、机制上根本扭转为了排名的科研的局面,回归大学人才培养的本源,以教学为中心,让科研为本科教学服务,让科研转化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让教师为了教学而研究。

二、一流大学建设非常迫切的任务是要转变管理方式,变控制为服务,变“你必须做什么”为“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与师生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要利用“双一流”建设的契机,实现一流的教学服务,须从理念、组织、制度三个层面,着手进行改革,才能将服务落到实处。理念层面上,政府和高校管理部门应转变观念,站在服务师生的角度,以师生发展为根本,把管理目标与师生的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获得师生主体认同,实现师生成长和发展,同时实现自身目标。组织层面上,高校应组建一个高效的本科教学服务机构。

三、大学培养的是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本科阶段往往是学生打基础和形成发展方向的阶段,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厚实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的基础,并找到学生的兴趣,是大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完全学分制是导师制、选课制和弹性学制的有机结合。它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独立性,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四、建设一流本科就应该进行一场深刻的课堂教学革命,推进以研究性教学为特征的教学模式改革,全面实现四个“突出”:一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突出培养学生的根本目标。二是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又要及时引导随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三是突出一流大学研究的功能,教师需要好好研究教学。四是突出能力的关键目标,教学要时时考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707/陈德良等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6微”模式构建

 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APP)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得到广泛运用,微视频、微小说、微电影等一系列互联网服务微产品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实现巨量传播,微支付、微公益、微讲坛等微行为也变成人们生活工作的一部分。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微时代”已经来临。天性思维活跃、乐于尝试新事物的当代大学生是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工具和产品的主要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受到“微时代”各种媒介和服务的影响,其理想信念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充满不可预知性。“微时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重大机遇,同时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现实困境。高校必须与时俱进,适应“微时代”的特征和大学生群体思想行为特点,通过树立“微理念”、强化“微力量”、打造“微平台”、运用“微话语”、提升“微素养”、净化“微环境”等途径来构建“6微”教育模式,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吸引力和实效性。

摘自《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706/薛海等

 

 

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发展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创业队伍,自主创业的团队也不断涌入了更多新鲜的血液。很多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注定会遇到挫折,而这无疑对大学生的创业道路形成了阻碍,可能导致其创业失败。因此大学生毕业后是否要选择创业,首先需要对自主创业有明确的定位,并且在创业之前还要进行相关创业知识的培训,高校为大学生的创业发展提供的指导包括:(一)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发展的环境。(二)通过各种媒体为创业发展提供平台。(三)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创业发展奠定基础。(四)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这样才能在解决当前所面临的“就业难”问题的同时,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的任务和要求,同时也使我国的人才资源在社会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和作用。

摘自《教育现代化》201716/王圆圆等

可参阅文献目录

 

1. 赵茜,尹珮,李刚。 深化、内化、明晰: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J]。 教育发展研究,2017,37(04):71-75

2. 谢幼如,吴利红,邱艺,张惠颜,李伟。 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教学实践研究:课程视角[J/OL]。 中国电化教育,2017,(10):1-7(2017-10-09)

3. 李波,安登峰。 教育理念更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当代医学,2017,23(11):181-182

4. 陈敬。 学会学习需要转变教学观念[J]。四川教育,2017,(Z2):35

5. 陈德良,边霞。 一流大学建设视角下本科教学问题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7,(07):13-17

6. 顾明远。 浅谈中西大学价值观之异同[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03):1-3

7. 王圆圆,宋晓慧. 大学生创业定位与创业发展分析[J/OL]. 教育现代化,2017,(16):1(2017-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