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46期 《教研动态》(定稿)

2018年09月29日 12:09 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JIAOYU  JIAOXUE  YANJIU  DONGTAI

Trends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

视点聚焦

l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

l  立德树人视角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l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l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l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l  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

它山之石        

l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l  试论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策略

l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建设成效分析及启示

l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

l  高校人才竞争要讲规矩

l  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可参阅文献目录                          

46

河南中医药大学  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编

 
                                         

                                               20176


 

 

 

 

 

 

 

 

 

 

 

 

 

 

 

 

 

 

 

 

 

 

 

 

 

 

 

视点聚焦:人才培养

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要义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地方大学正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双一流”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这为我们如何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指明了方向。因此,如何提高地方大学人才培养能力,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重大课题。

    一、以创新为导向,重塑本科教学体系

    1、以全人发展教育思想为指导,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大学要培育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新型人才,就要确立“全人发展”理念在教学改革中的指导

地位,确保在教学目标、课程目标中准确反映这一教学理念,并在教学评价、师生评价以及教学管理服务中贯彻这一原则,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视作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建设的标准。在教学实践和改革中摆脱传统的学校本位、教师本位模式,树立学习者中心地位,以实现学生有效学习为教学工作的中心,在经费投入、

资源保障、机制建设等各方面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归宿,构建现代学生服务体系。

    2、以促进有效学习为导向实施教学空间改造。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发挥基础作用,教学环境优化首先应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进行空间改造。公共教学场所和图书馆是大学教学或学习的主要区域,这两者的改造是环境优化的重点工程。公共教学场所的改造应以最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为小班教学、研讨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新式教学方式提供组织基础;图书馆改造则要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研讨式学习、在线学习等新学习方式提供组织基础,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创造性学习区。 此外,如何使学生公寓成为学习型社区,将校园打造成移动学习社区,也是教学空间改造的重要方向。

    3、以学科发展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为导向,不断更新课程与专业内容。逐步打破学科壁垒、专业壁垒和院系壁垒,跨学科开发课程模块,多学科、

多院系协同育人;强化科研与教学一体化,促使科研资源向教学资源转化,鼓励最新科研成果以课程形式转化为教学内容,发挥科研育人价值;加强社会调研,

把握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开发新课程资源,鼓励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联动等方式实施教育与行业共建课程;充分发掘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教育教学

价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强化教师指导,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化学科建设

    1、明晰大学学科及学科建设的内涵,确立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

大学学科建设区别于独立的科研机构的科学发展战略,它必须反映大学首先是一个教育机构的组织逻辑,尊重科研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践行科研育人、学科育人的使命。背离这一逻辑,大学的学科建设或科学研究就失去了充分的合法性基础。

    2、学科建设战略应置于大学人才培养战略框架之下。学科建设必须以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依据,以促进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导向,科研立项、科

研实施及科研成果转化的全过程都应反映学校育人思维,满足教学创新的需要,

确保整个科研过程都反映和服务于教学或育人的逻辑,科研服务于教学落到了实处。

    3、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应摆脱片面的科研评价导向,尤其是在人才引进环节,必须避免以单纯的科研成就作为评价标准,而必须以大学教师的综合标准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既要看研究能力还要看教学素养;在人才考评中,明确规定新进高端人才的教学任务和评价标准,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

    三、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是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足文化育人这一根本,以文化治校理念为统领,打造智慧校园,全方位推进校园文化场建设。

    1、积极推进文化治校。大学文化是一种信仰。大学与大学之间本质的不同是文化特色的差异。文化治校强调以文化理念、价值引领为治校先导,从“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积极、主动地关注学生、教师的合理诉求,满足师生的正当发展需要,优化新型大学文化生态。

    2、努力打造智慧校园。 基于全球化、网络化给大学文化带来的新挑战,实施好智慧校园建设计划,搭建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的多媒体传播平台,提升

文化传播力、信息服务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充分依靠学校信息化技术,培育高质量的宣传文化。营造良好的网络媒体环境,加强校园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打造智慧校园。

    3、大力推进 “学校文化场”建设。“学校文化场”既是大学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维度。大学文化以“场”的形态对人们产生价值的辐射、传递文化的温度、施加精神的影响。大学有什么样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就能培育出什么样的人才。为此,学校推进学生社区书院化,为学生创设适宜研讨、便于学习的条件,改造公共教育空间,建构新型社区文化。建立校内制度建设咨询平台,针对学校文化建设面临的老大难问题,畅通交流渠道,加强沟通、理解与信任,以凝聚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全面提升学校文化软实力。

    四、强力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地方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彰显地方高水平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1、明晰“产教融合”的根本目的是人才培养。将人才培养先行作为“产教融合”的目标,融入到各项相关政策之中,同步规划“产教融合”的相关政策措施、融合的方式方法以及实现路径等,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

制造强国建设等重大举措提供人才支撑。

    2、将“产教融合”贯彻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地方大学与社会协同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参与程

度,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的积极性,教育与产业统筹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

    3、建立健全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和引企入教制度。吸引优势企业与地方大学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鼓励企业直接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推进实习实训规范化,保障学生享有合理报酬等合法权益。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地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多种方式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

实习实训、师资培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11/张士强

立德树人视角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探索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创新人才,将人才培养设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将“立德树人”的理念渗透其中,在注重对学生实施技能型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思想品德等的培养,这也成为当前教育工作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必须结合社会各个领域的实际需求,重视立德树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及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以求让大学生成长为政治意识强、道理素质

高、文化水平好的引领型人才。

    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与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的展现,了解到“立德树人”属于当前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使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第一,“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德”,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公德,具备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与公德心,强调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第二,“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为高校人才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要在“立德”的基础上“树人”,在全面开展能力教育的同时,也要全面开展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实现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提高学生的基本文化修养和道德水平,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求为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第三,“立德树人”提示了我们,现行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在制度建设、管理水平上仍有巨大的进步空间。新时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应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建立健全适合国家发展新常态的人才培养体系,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

性与全程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以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对人才资源的需求。立德树人视角下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念

    为从根本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应将“立德树人”的原则渗透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端正学生的态度,养成正确、规范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无论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还是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与学生日常交流过程中,都要自觉以立德树人为准绳,杜绝“重技能,轻思想”的传统教育误区,从根源上把好立德树人

的关。

    二、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

    对于1995 年以后出生的青年大学生,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他们的吸引力与日俱减。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把“立德树人”贯穿其中,既需要创新结构也需要创新内容。从课程教育、学生组织、学生活动、宿舍管理、家校互动等方方面面,都需要融入“立德树人”的内涵。例如,在学生组织中建立研究学习国学、近代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社团,组织唱红歌、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建设宿舍文化墙、学生新闻广播,向家长同时发放时事政治学习资料等,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教育的部分创新机制。只有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对学生的教育才能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将我们作为教育者灌输的理念外化为自身的良好行为。

    三、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要切实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光靠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还不够。一是专职的辅导员队伍精力有限,难以面面俱到;二是能力有限,如果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我们要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学生的专业老师、实验老师,都可以成为兼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通过课程中的渗透、老师对学生的示范教育、榜样教育,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这一方法对专业老师、实验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近年从海外回国任教的教师比例逐渐增加,我们应首先建立起对青年教师尤其是海归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体系,通过资深教师“传帮带”等创新形式,将“立德树人”的观念在青年教师心中打上烙印,使青年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真正实现“传道、授业、解惑”。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坚持“立德树人”的原则,必须要从增强“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等方面齐发力,才能持续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满足社会需要。

                              摘自《中国培训》2017年第9/李俊儒等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加,而就业率一直在下降,原因有二:一是高校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落伍,与企业所需严重脱节;二是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差,不能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而企业更愿意接纳有实际工作经验或有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员工。由此也暴露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弱点,即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需求。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需要高校与企业合作,与企业联合开展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取代传统的关起门来教学的培养模式,将培养出来的优秀创新人才输送给企业,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当前,各高校都在探索自己的协同创新之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势在必行。

    一、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

    1、教育制度问题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灌输式的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对学生的评价仍然主要以分数为准绳,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没有被重视。而且这样的教育模式也使学生在学习公共课程应付考试上花费大量时间,没有精力和机会学习本学科以外的知识去开阔视野,培养创新意识及能力。

    2、课程设置问题

    我国高校的专业之间界限明晰,学生只能选择本专业的课程及有限的公共选修课,不能够跨学科选课,这就掐断了学生拓展思维的途径,逐渐丧失创新的主动性。相比于国内提高创新能力的种种限制,斯坦福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选修课数量竟然达到 100 多种,而且可以供全校所有专业的学生选修,不设置专业壁垒,学生可以任意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通过知识拓展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高校普遍缺少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近年来,由于国家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却很少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形式上。

    3、缺乏合作问题 

    早些年,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涉及很多制度和利益问题,一直障碍重重,联合培养也只停留在理念上。因此,我国高校闭门造车的教学模式,对企业实际需求缺乏了解,导致其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及教师的专业知识长期不更新,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这样的状况使得企业创新人才缺乏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愈演愈烈。协同创新政策的推行,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但还需要在培养方式上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策略

    1、突破学科壁垒,加强通识教育

    突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可以跨学科选修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设置不限专业学科的选修课制度,使学生能够有拓展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的机会,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能力的精专和广博,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德行、情操、教养的修成,使学生具有必备的心理素质、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心。另外,高校还应增加人文选修课的课程门类,强化通识教育,以宽口径培养各类应用型创新人才。

     2、实现协同培养,拓展创新人才培养资源

    人才培养不应是高校闭门造车,而应积极与符合资质的企业协同完成,解决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相脱节的困境,建立开放、高效的协同创新机制。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由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导师,与高校一起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负责。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入点,积极构建大学和企业之间创新平台,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可以在高校的实践教学以及科研项目合作两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学生既可以得到去企业实践的机会,又可以申请参与校企合作的科研创新项目,从两方面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3、增加实践培训,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来自于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师资水平的优劣是人才培养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双师型”教师配备日益成为评价高校实践教学能力水平的标准之一。学校应不断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育与引进力度:实现教师能力的再提升,即遴选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一段时间,提高自身专业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考取本专业执业资格证书,这也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正在实行的措施;在教师引进时将应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加入考查标准,引进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通过聘请校外的企业家、创新专家等做兼职教师的方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摘自《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年第24/张慧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为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20153月,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从倡议阶段转入实施阶段。然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国际化人才的短板与缺口,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问题。如果说,我国高校对于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的产物,是基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国际经济与国际秩序的需要,那么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交流合作领域的拓展与深化,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理解需要重新置于新型国际关系和我国发展需要中去考量。

    一、新型国际化人才的文化属性

    统筹布局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愿景与行动》发布后,教育领域先后发布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

教育行动》两个文件,将人文交流与人才培养作为关键词,凸显了教育在沟通民心、促进国际理解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出对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包括拔尖创新人才、非通用语种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和来华杰出人才等。虽然这些目标本身都有对应的国家层面的举措或倡议,但就新型国际化人才属性而言,除了技能性、专业性、研究性之外,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与沟通能力尤为重要,这也是我国对外开放进程中,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障碍,语言沟通难以弥补文化背景的差异,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理解对方文化并用对方文化来诠释中国的所思所想所为的能力,同时能够“见贤思齐”,反思弥补中国与国际标准或国际认可之间的差距。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新型国际化人才要求在掌握语言交流工具的前提下,进

行跨文化的理解与沟通,改变或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者感受,或以他者为中心、失去本我的状况,在两种文化冲突之间,找到彼此的相同点,用对方听得懂、

能理解的方式,表达自我诉求、争取对方支持。只有培养大批新型国际化人才,

中国在参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重构过程中,才能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改变行动预期与国际评价不相符的现状,改变国际舆论中的负面形象。因此,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于国际化人才的理解和塑造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一带一路”战略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虽然外交方面已经达成多个协议,许多项目已经处于实施、启动或待启动阶段,但由于涉及多个文化背景迥异的国家,需要

经济建设、社会文化、政治外交等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新型国际化人才就成为其中更为突出的问题。

    面对各行各业新型国际化人才的缺口,人才培养与项目实施并行,一边推行合作,一边培养人才,已经成为不二之选。总结目前关于如何培养“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所需人才的讨论,大概分为以下几种建议:一是大力延揽国外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如发挥国外华人华侨的力量,借用他们已经熟悉该国政治、

社会、法律情况且具备某一专业领域从业经验的优势,做好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对接工作,减少落地风险。二是培养大量专业性人才。针对在交通、通信、农业、化工、纺织、能源、金融、科技等诸多领域经济技术合作的广阔空间,将相关人才作为培养重点,鼓励他们赴外学习,培养专业学科领域的世界一流人才。三是大力培养外语类人才,尤其是非通用语人才。促进中国与对象国之间留学人员的互动,增加语言人才培养的交流。

    三、高校培养新型国际化人才的要义

    在国家积极推行顶层设计的同时,各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地,基于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地域特点,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培养符合“一带一路”战略需求的人才,包括承接企业的培训项目、与企业联合为沿线各国设立人才培养计划、推出主题研修课程、邀请专家讲授主题报告、设立学生海外实践项目等。这些举措为解决目前“一带一路”人才缺口、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实施提供了应急方案,也将“一带一路”这个重要主题带入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视野。但从“一带一路”人才急缺的现状出发,反思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缺失,进而调整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认为,新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要义应该考虑如下三个方面:首先,要将外语水平提高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要将经济商贸和中国文化作为国际化人才的必修课。最后,要建立与国内国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人才

的新模式。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6/陈海燕

 

试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

    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要素包括六个方面:如何看待人才培养、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由谁培养人、如何保障培养人和学生想成为什么人。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主要在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在中观层面上,即在作为育人主体的高校层面上,如何建构内部体系以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研究并不多见,这一层面的研究缺失已严重影响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一、正确处理高校“四项职能”的关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高校四项职能的关系一般表述为: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基础、社会服务是方向、文化传承与创新是引领。高校必须牢固树立把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把学生成人成才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正确处理好科研与教学、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努力实现思维方式、工作重心、工作模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时间精力、改革举措、体制机制、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等方面,全面系统自觉地维护和巩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始终坚持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把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第一要务,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度作为评价各项工作的首要指标。

    二、从实际出发,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关键是首先要决定它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先做出清晰定位,然后再决定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等一切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是学校最根本、最基础的顶层设计,因此也是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

    本文认为,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既要考虑类型定位,也要确定层次定位。

从类型定位来说,本科高校培养两种类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一流大学也不例外。从层次定位说,高水平大学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主,一般高校则以培养专门型人才为主。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既要考虑类型定位,还要确定层次定位,确定的依据主要是社会的需求、学生的情况和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

    三、根据定位,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重点,是要做好培养方案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和校企合作培养工作。培养方案应根据定位来设计,即根据与人才定位目标相配匹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来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环节,冲破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束缚;课程教学是实现定位的主要途径,因此,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一定要符合定位的要求;校企合作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需要认真探索和积极实践。

    四、根据定位,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员水平,最终会决定大学的质量。”高等教育大发展后,不少高学历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他们有较高理论水平,但普遍有两个不足:一是缺乏系统的工程锻炼,因而自身在工程意识、工程素养和应用实践能力方面显得不足;二是没有经过教师职业的培养,教育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五、根据中心地位,制订并落实相应机制和政策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切实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学校要成立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②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进一步推进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在教学咨询、评价和决策中的作用;推进教学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管理体制。③加大教学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④完善教学考评与激励机制,积极探索教师分类评价和分类管理办法。

    六、加强学生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订成长成才计划

    学校要出台相关“大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办法”通过强化课堂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落实底线要求;通过部门协同、家校联系、师生互动等强化组织保障;通过新生始业教育、“职业规划指导”课程、导师制等途径,使学生清楚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家庭责任、熟悉专业内涵、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促进学生培养责任意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制订自己的大学生涯学习和实践计划。为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创造条件,如加大投入提高硬件设施,设置一定比例的任选课以满足学生考研、专业提升、个人兴趣与专长发挥、就业、复合型培养等需要,设立导师制以实现对学生及时全面的解惑和指导。

                        摘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6/华小洋等

      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

    当前,国家正在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支持地方高校着力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有效缓解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使“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为适应这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地方高校积极行动,加强了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转型发展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对决定转型成败的逻辑起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还缺乏深入思考,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致使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内涵

    人才培养标准既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前提。教育质量的测量和评价必须参照教育目标。只有具备了可以操作的具体教育目标,测量和评价才有可靠的标准。对于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首先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亦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明确所培养的人应具备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
    1
、应用为本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与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相比,应更加突出应用性和地域特色。作为一种人才类型,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以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推动行业发展的实践人才。

作为一种人才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应遵循我国本科教育所设定的基本学业标准,又要符合自身类型定位的个性化要求。

    2、全面发展的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化,是高校根据总的培养目标和相应的科类培养目标,并结合本专业所需人才的特点来确定的具体目标。应用型本科教育要避免重专业技能、轻综合素养的倾向,人才培养规格需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 “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相结合的原则,培养面向生产一线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设计思路

    为确保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适用性和可实现性,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研制机制。如:麻省理工学院在制订CDIO人才培养标准中的做法值得借鉴,其步骤包括:第一,开展由该系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工业界代表以及专业指导委员会组成的焦点小组座谈;第二,参阅《1988年麻省理工学院工程本科教育目标》《波音公司所期望的工程师素质》等培养标准相关文献;第三,面向教师、工业界高级领导、校友开展初稿调查;第四,利用通过焦点小组、调查和研讨会获得的信息进行教师评审、同行评审、合作者评审;最后,根据时代主题变化和社会需求、工程教育理论框架适时修订标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可以参照其设计思路,构建“多主体参与、倒推法路线、一体化设计”的工作机制。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标准的实现路径

    1、强化课程准入机制,保证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

    地方高校需要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其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设计出对应的课程和各课程所承载的具体知识点、能力点并明确每门课程可以实现的程度,将课程进行结构与顺序的设计与划分,形成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2、落实课程信息公开机制,保证课程教学目标有效实现

    “在标准驱动的教育改革中,课程标准是整个系统的起点、驱动力和归宿”

课程教学大纲是以纲要形式规定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文件,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方面存在着课程教学大纲偏离课程教学目标,实际教学偏离课程教学大纲的现象。为此,高校需要建立教学大纲制订、论证、执行的规范。

    3、完善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保证课程教学标准有效实现

    地方高校可以借鉴英国高校的做法,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赋予“教学督导”评审考试命题、批改考卷的权力,并要求教师提供教学日历、教学方案、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学习评价等教学过程资料,对照课程教学大纲开展实施情况的对比评价,同时,鼓励教师在基础课程、学科课程、核心课程中试行教考分离、机考等课程学习评价方式,以防止教师降低学术水准,偏离课程教学目标。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5/徐立清

 

它山之石

高校“翻转课堂”教学的审视与反思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明确要求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翻转课堂顺应了教育信息化的趋势,然而,翻转课堂教学方法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高校教学理念的转变、师生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和教学交往的深度互动。

    1.高校自身应提供一个高效的“翻转”平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低成本”“大规模”“扁平化”扩散。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和教师仍没有充分意识到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形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对于学校资源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充足的教学资源,还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要做好翻转课堂教学工作,高校自身应提供一个高效的“翻转”平台。必须加强教学信息化的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真正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提高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2.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需要高校师资管理部门、高校领导等的支持以及教师本人的努力,高校可根据自身的师资队伍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培训制度,建立教师信息素养考核奖惩机制,并将信息素养考核与教学业绩评价直接挂钩。最关键的是,在职称晋升中真正将教学业绩和科研成果一视同仁。同时,高校要强化学生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增强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与教学互动。翻转课堂本身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深度互动和协作探究的平台。教师在提升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应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发现与了解学生,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尊重个体差异,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与协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通过教学交往的深度互动,使得受教者和施教者同时由被动学习“翻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真正发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

                             摘自《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2/张陶勇

试论学生创新品质的培养策略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给他们广阔驰骋的想象空间,引导他们从多角度看问题、想问题,有助于学生养成求异和创新的思维品质,成为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社会有用之才。那么,作为影响学生成长的关键人——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呢?

    1.有目的地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传承,更要强调对知识的创造和创新,敢于突破,鼓励学生大胆设想,不拘泥于他人的结论。在授课或指导时,教师应及时把当前的新知识、新观点传达给学生,而不能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2.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置悬念、运用情感、化抽象为具体、对比分析等方式,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再如,探究式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品质的重要方法,教师可根据每堂课要传授的基本内容,归纳出一些问题,通过学生个人、小组和集体等形式开展学生表述、质疑、探究和讨论活动,达到全面掌握学科课程中所阐述的概念、原理的目的。

    3.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基本特征,学生在这样的关系模式下,心情愉快、放松,精神振奋、积极向上,学习努力程度比较适中,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容易形成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民主型的师生关系还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生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

    4.适当的褒奖和鼓励。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创新性行为或反应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一定褒奖和鼓励,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创新行为。

    5.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如果教师在平日的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开展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必然会有助于学生创新品质的养成。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可对教学设计进行创新,跳出教学参考书设计思维的束缚,多以新颖的形式设计教学活动。

                            摘自《教师教育论坛》2017年第2/蒙巍献

 

德国精英大学计划建设成效分析及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 201454日在北京大学强调指出,党中央做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世界一流大学的概念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又不可过于迷信对别人的建设方法亦步亦趋,照搬照抄。德国人虽以做事严谨著

称,但是在精英大学计划推出实施过程中仍显草率,现阶段的建设成果虽算不上失败,但也难言成功。既没有保留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一视同仁的平均主义特色,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德国大学的排名。目前,德国教育界对继续推行精英大

学计划的积极性不高,2017 年是否继续评选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综合总结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的经验教训,中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须科学论证,遵循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规律,不可盲目行事。现在国内有些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时,存在大上快上,片面追求大学的规模及学科数,缺乏自

身特色。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大学的排名,但从长远来看,势必会造成大学缺失特色,影响大学的社会总体评价。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些人过于妄自菲薄,质疑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无视我国高校取得

的进步。如德国精英大学计划的建设成果所示,建设成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既不需要对国外大学盲目崇拜,亦步亦趋,也不应该妄自菲薄,缺乏自信。从某种程度来讲,建设有中国特色,满足

中国国情的大学可能比建立世界一流大学的意义更加重大。

                       摘自《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7年第1/赵英伟等

 

 

 

 

 

 

 

“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学习方式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最本质的文化”,“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新生态已经在酝酿和兴起,其核心定位与归宿正是在于“人”,是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在互联网支持下,实现不同时空、学科领域、种族文化的连接、共享、包容和创新,这一切让我们对教与学有了新的视野和愿景。虽然各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发展依然面临教学理念、技术手段、政策保障等问题,但在对未来学习的畅想中,我们预测

“互联网+”时代将逐步实现在线课堂的常态化和规模化,自主学习的泛在化和定制化,教学管理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和共享化。

    互联网技术虽然对学习方式带来了变革的思潮和动力,但并没有改变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本质就是人的一种自我更新的生存活动,是师生、生生互动关系的体现,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是不受时代和任何技术更改的客观存在。教育工作者必须坚守学习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在日新月异的技术浪潮中固本溯源,乘风破浪,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改革与创新。

                                摘自《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第1/张韵

高校人才竞争要讲规矩

   高校追逐高层次人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重点学科建设、学科评估、争取博士点或硕士点、高校升级等具体需求,往往是高校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直接原因。部分高校资金不够雄厚或地域缺乏吸引力,就退而求其次,举重金吸引学术产出能力强的学者,将SCI论文、A 类论文、国家级课题或省部级课提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先决条件。

    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要求,“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要服从服务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同时还要求推进高校自律约束机制,鼓励高校建立协商沟通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及时打出的治理无序人才竞争的组合拳,业界普遍预期能起到降温作用。当然,我们更加期待深层次的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因为只有釜底抽薪之策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高校无序人才竞争。

                          摘自《高校教育管理2017年第2/ 张端鸿

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地方普通本科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是将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是高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全方位的转型。而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重点是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

    1.明确指导思想

    秉承人才强校的战略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

重视教师职业能力,明确专业教师内涵,重视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不断优化调整人才引进培养模式,把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始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抓不懈。从教师到管理层,都要树立人才是发展第一要素的观念。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促进全体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努力造就一支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形成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师高尚风范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从严执教、严谨治学、教书育人的良好风尚,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按照《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在教师培训,特别是新教师岗前培训中,强化师德教育,

特别是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切实提高广大教师思想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完善学校科研学术规范,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治查处机制。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团结合作、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严谨治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校园氛围,让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自觉形成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良好习惯。

   3.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广泛吸纳人才,积极引进,科学用人。建设学科人才团队,形成专业优质的师资力量。合理发展兼职教师队伍,聘请有丰富一线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兼任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校实践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邀请学术专家和学科带头人作为学校兼职客座教授,对提高学校师资水平大有裨益。规范人才流动机制,让人 才在制度的保障下,形成竞争流动、柔性流动,科学有效地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摘自《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7年第6/ 李中等

 

 

可参阅文献目录

1. 付 晓. “新工科”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7,33 (6):97-102.

2. 吴爱华,侯永峰,郝 杰. 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44-48

3. 卫建国.以改造课堂为突破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研究,2017,(6):125-131.

4. 肖玮萍. 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困境与重构[J].教育探索,2017,(6):67-70.

5. 丛 亮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98-102.

6. 韩小亚,段琼慧. 美国高校图书馆有效治理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7,(12:139-145.

7. 谢守成. 新时代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