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教学评价与教师发展中心

质量监控

2004年08月29日 14:59 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之本,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建立一套完整的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监控,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教学过程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

一、我院教学质量监控的指导思想

(一)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学工作宗旨,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与教职员工的需求与人格,并通过有效的机制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热情,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价值、要求和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研究、讨论、宣传和激励等手段,树立教学质量管理的全员意识和氛围,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全面、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三)不断研究、吸纳和运用适合我院特点和发展目标的教学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建立先进的质量保障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四)坚持教学质量的市场观念,通过不断调查、挖掘社会和学生对本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社会对我院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五)以培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个性和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质量、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人才为目标, 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二、我院教学质量监控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质量监控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控,而是对教学过程(包括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管理过程)的监控。

(二)全员性原则:人才培养是学院的基本任务,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人人都是质量监控系统中的一分子,其中学生是主体,职能部门是核心,各院(部)、学科和教师是基础和保证。

(三)系统性原则:教学质量涉及教师、学生、教学设施和条件等,还与学院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等有关,是一个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由学院、各院(部)、职能部门、学科和班级等构成一个多层次、纵横交叉的网络,是一个完整的教学管理系统。

(四)全程性原则: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因此,质量监控系统是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然后进入下一循环的监控过程。

三、我院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主要职责

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由决策指挥系统、管理执行系统、质量评估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和调控整改系统构成,系统内各部分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共同实施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一)决策指挥系统:由学院党政一把手、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和院教学委员会组成。决策指挥系统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院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指挥整个系统的工作,协调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的关系,使其在工作中形成一种合力;协调学院各部门的关系,统一调配院内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确保各项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二)管理执行系统: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学院各职能部门、各院(部)、学科教学管理人员组成。管理执行系统按照学院制定的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以定期或随机检查的方式,对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的工作状态进行管理和调控,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根据教学需要修订或制定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随时了解教学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解决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三)评价分析系统:由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学院教学督导团、各院(部)教学督导组、学生信息员和全体学生、教师、辅导员等组成。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质量管理。质量评价系统按照教育部的评估指标体系和学院制定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检查、听课、座谈、问卷、访问等方式,对教学过程各环节进行评价,及时、完整的收集教学过程中各种原始数据和信息,做出结果分析提交给其它系统进行调控。并在每学期末,按不同的层次形成教学质量评价报告。

(四)信息反馈系统:以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教务处、学生处为中枢建立。由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督导员、信息员等组成,通过调查、座谈、问卷、网络等多种途径以及教学例会、反馈通知书、个别谈话等形式,建立多条信息反馈渠道,广泛准确地收集教学过程信息并向学院领导、有关职能部门和院(部)、学科、教师本人、学生进行反馈。

(五)调控整改系统:由教育研究与教学评价中心、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学科办等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及研究人员组成,以评价结果的反馈为主渠道,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过程控制,监控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制度化、良性运转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